体坛周报:野火之后春风未歇崔永熙的逐梦与重生

202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洛杉矶一座普通训练馆的灯光准时亮起。左膝前交叉韧带术后第197天,崔永熙完成了一次流畅的双手扣篮。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术后6个月15天,享受再次碰到篮筐的感觉。”
这是他重返球场的重要节点,也是这段NBA旅程最关键的重启一刻——从落选到签约、从初登NBA到赛季报销,再到如今重新起跳,这位22岁的球员,走完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折返路线。
就在一年前,2024年6月的NBA选秀大会上,他的名字并未被叫到。当时的他正处于国内职业生涯的巅峰期:CBA广州队王牌、南区全明星首发,状态出色、曝光稳定、战术核心。选择放弃所有“已获得”的安稳,投身未知的NBA征程。他说:“如果现在不去拼,我一辈子都会问自己,如果当初去了会怎样。”
从落选、签下休赛期合同、转战夏季联赛,到拿到双向合同短暂登上NBA正赛舞台,再到膝盖重伤、赛季报销——短短8个月,这段经历或许比大多数人一生的篮球路还曲折。
但正是在这不断折返的“逆流”中,崔永熙展现了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少见的气质:对职业的极致自律、对失败的从容理解、对媒体的坦然表达、对成长的耐心投入。
不是“天赋型”球员,但他懂得打磨自己
与以往“中国天才球员”不同,崔永熙从不主打“天赋论”。他的美国训练师扎卡依-冈萨雷斯(Zachary Gonzales)曾说:“Jacky不是那种弹跳惊人、身体爆炸的选手,但他是我见过最听得进批评、最能把要求落实到动作的球员。”
崔永熙从不掩饰自己的技术短板。过去一个多月的有球训练中,他在左手终结这个环节投入了大量精力:绕杆变向、抛投、变速后的左手挑篮等细节练习,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到纯熟。扎卡依说,“他能一遍遍地重复同一个细节,直到它变成肌肉记忆。这种自律很少见,尤其在他这个年纪。”
“训练细节控”的他常规训练后必加练300记三分;夏联开赛前一周,波特兰深夜球馆里,他独自修正防守滑步至凌晨。篮网训练师评价他:“没有一天偷懒,像块海绵一样去学习。”
他在力量房从不回避基础训练,即使伤后也坚持非对抗核心练习。对身体极限的控制,成为他对抗NBA级别强度的最底层保障。
“石匠理论”: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动摇信念
2024年6月,崔永熙在选秀大会上落选。那晚他在深夜发出一句话:
“绝不放弃,如果100次,101次不够,就去敲击200次,201次!”
很多人感慨,这不像一个21岁的球员说出来的句子,更像一位经历过人生起伏的老兵。
落选三天后,他与波特兰开拓者签下休赛期合同,获得夏季联赛出战机会。尽管出场时间有限,但他的防守强度和节奏理解力,引发数支球队进一步试训邀约。
从NBA到G联赛:每一次上场都是一次证明
2024年9月20日,布鲁克林篮网官方宣布签下崔永熙,合同为双向协议。这是继周琦之后,时隔六年再有中国球员登陆NBA正赛舞台。
他的NBA常规赛生涯始于10月28日,对阵雄鹿队。他替补出场两分钟,罚球2中1拿下NBA生涯首分。
整个赛季5场NBA正赛与6场G联赛交织成他的87天。在长岛篮网,他逐渐从轮换边缘崛起:12月9日对阵亚特兰大天鹰,他打出了14分4篮板3抢断2盖帽的表现。
但命运再次开了个玩笑。12月12日,他在一次快攻中左膝前交叉韧带(ACL)撕裂,赛季报销,篮网四天后宣布将他裁掉。
职业精神的时代投影:不是“硬扛”,而是“科学康复”
左膝韧带撕裂的剧痛尚未消散,手术的阴影近在眼前,但这个21岁的年轻人,却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一段超越伤病的文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即随本心。可我本心坚定,怎会遇事不决?现在可能要告别赛场一段时间了。等伤好了,我依然会继续冲击NBA,直到燃尽自己最后一丝能量。会将这十几年甚至后面的时间,全部奉献给自己热爱的篮球,和中国篮球,和喜欢我的球迷,还有所有爱篮球的人。
这不是一次沉痛的退场,而是一封写给篮球的“战地情书”。他引用了《剑来》中的话,把这场突如其来的重伤,放入人生更长的纵深之中——野火(伤病)终会过去,春风(信念)终将重来。拒绝怜悯,也拒绝哀伤,“不劳春风为我忧”,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誓言。
林书豪的评论代表了无数人的心声:“听到消息真的很难过…但你无所畏惧,会战胜这次伤病。你已经让我们骄傲!”
为了这次重返之路,中国经纪团队制定了一套精确到分钟的“康复蓝图”。在经纪团队的支持与保障下,他的每一天都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身体和情绪的拉锯战:
• 清晨6:30:准时起床,调节生物钟节律;
• 上午8:00:如常现身罗尤拉玛丽蒙大学球馆,从防守滑步、左手终结到三分出手一一打磨;
• 康复流程数据化:从水中步行、核心稳定训练,到每日记录膝关节肿胀指数与睡眠评分,每一个指标都量化执行。
这份极致的自律,甚至穿透了NBA总决赛的喧嚣。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在总决赛期间受邀客串解说时,他经历了从印第安纳到俄克拉荷马的密集行程——上午11点还在印城的机场,几经周折下午5点抵达俄城。晚上7点,俄克拉荷马一家训练馆灯火通明, 在空旷球场上,崔永熙一丝不苟地完成训练师布置的计划,汗水滴落的声音成了对抗浮华世界最沉着的回应。那天训练结束后,他的左膝再次浮肿。冰敷膝盖、记录肿胀指数,这一幕,已经成了他康复日常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从2024年12月19日完成ACL修复手术,到2025年6月1日重启有球系统训练,崔永熙等了165天。他在训练日志中写下:“术后第197天,双手扣篮成功。”
这是一次重启,也是一种回响。他说:“医生说我恢复速度比预期快30%,因为我术前打好基础,术后每一天都按图施工。这就是科学训练和日常坚持的意义。”
“为了87天的NBA梦,搭上一条前交叉韧带,真的值得吗?”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不只是一个球迷的疑问,更像是时代对“理想主义”本身的叩问:在商业化主导的竞技场里,失败是否还允许存在尊严?梦想是否还值得代价?
崔永熙没有解释伤病的严重程度,没有回应这场“得失权衡”,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复了一个字:“值。”这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激烈反击,而是一个早已与自己达成和解的人,对世界说出的一句坚定回答。
那句“野火烧不尽”,不再只是诗句,而成了他生活的底色:只要根仍在,哪怕烧过,也必将重新生长。
完成手术、历经漫长康复后,他仍然留在美国,继续践行那套“蓝图”。“燃尽最后一丝能量”的誓言,并不是写在社交平台上的标语,而是每一天在训练馆里滴落的汗水。
“逆流”的选择:对抗一种默认的“安全逻辑”
崔永熙的这段 NBA 之旅,不只是一次跨洋尝试,更像是与惯性抗争的执拗。他没有选择继续一条被验证过的稳定路线,而是孤身一人闯入未知,在毫无保障的起点上,用拼搏和坚持敲开一扇扇门。从落选球员,到夏联拼到机会,再到签下双向合同、登上NBA正赛舞台——他是近年来第一个真正“从底部走出来”的人。
他从不靠社交平台制造话题,但始终正面回应质疑。CBA季后赛失利被骂“软蛋”,他没有删评论,而是默默截图保存。“训练累到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翻出来看一眼,它们成了我的燃料。”
他拒绝被包装成某种标准化的励志样本。他更愿意用真实的比赛、真实的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的选择,是一种对抗“安全逻辑”的姿态;他所坚持的,是在最不容易成功的路径上,踏实地积累每一步。
在这个流行快速成功和即时反馈的时代,他像是一个逆流者,缓慢、倔强、耐心——却在一点点改变关于“怎样才是值得的”的定义。
一个“逆流者”的意义,不止属于篮球
崔永熙曾说:“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逼近的。每靠近一步,都是新的自己。”
他或许不是天赋爆表、横空出世的体育天才,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职业精神”四个字一笔一划地刻进了日常: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不是为了打卡朋友圈,也不是为了接受赞美。他说,那只是“身体习惯了”。在别人还沉睡时,他已经完成了第一组核心训练。
康复计划很枯燥,但他习惯记下每天膝盖的反应。哪怕只是比前一天轻了一点肿,他也会画个圈表示“进步”。
在这个讲求效率和回报的时代,他没有选择最稳妥的路,却成为近几年第一个从落选起步,通过夏联拼下双向合同、并完成NBA正赛登场的人。
他面对质疑,没有解释;遭遇伤病,也不曾退缩。他始终走在自己的节奏里,安静却坚定地靠近那个遥远的目标。
春风不语,即随本心。崔永熙,还在路上。
-
改善
继续
未来之星
中央
维拉诺瓦
信心
性格
危险
风波
华南
长乐
电话
监督
兰西
潜行
商品
委员会
调节
流程
嫂子
莫雷尼
留言
无视
发条
眼泪
北京体育台
丁俊晖视频
高网直播
罗马VS科莫直播
奇才vs公牛
湖南都市频道在线直播
中央一套在线
nba录像回放完整版
cba直播篮球直播
梦幻nba
中国U20VS沙特U20直播
亚特兰大VS布鲁日直播
拜仁vs沃尔夫斯堡直播视频
nba在线直播泡泡
辽宁本钢在线直播
cba广东vs北京直播在线观看
乐球直播无插件高清
nbag联赛免费观看入口
9球体育直播免费观看
蜘蛛直播nba
nba直播掘金快船
热刺狼队直播
wtt新加坡大满贯免费直播
360体育直播吧在线直播观看
切尔西vs埃弗顿直播免费观看